close

練傳統武術的人,很多人都深深為發勁著迷,連小編我也不例外。總認為傳統武術的發勁是中國傳統武術的精華,也是有別現代武術的特徵。中國武術的發勁不是使用肌肉力量,是一種更有效的力量運用方式,要在放鬆的狀況下打出這種厚重的力道。於是在學習國術的許多人,都在找尋這種有效率跟在放鬆狀況下的發勁方式。

但有趣的是,過了這麼多年,我只能說,發勁並不是什麼不傳之秘,練習的方式也不難,跟現代武學的用力方式也沒有那麼大的不同,反而追求發勁的過程造成學習者的姿勢扭曲,甚至反而用到的是所謂的死力,想要發勁最後什麼都發不出來,而且誤入岐途後離發勁更遠了。

因此社圃教學時,我們強調的是不要發勁,而是先從正確的招式框架,以鬆//放長等做為動作的要求,透過正確的姿勢要求,才能建構出基本的發勁架構。

在武術的觀念建立中,我們先談力量來自於何處?首先,力量來自於動作中,為何:基本的物理理論中,衝量公式:F*S= M*V (力量乘以距離=質量*速度),因此基本的力量來自於身體的質量,再來是初速跟作用的距離,而一般人都會有基本質量,出拳維持速度,當接觸對方時,只要降速到零這段時間很短,對方就會受到很大的力量;用一個生活實例來參考,不小心踢到台階為什麼會痛,本身並未發很大的力量,為何會有很大的反饋?因為雖然是一般速度下的動作,但在踢到階梯的瞬間在極短的距離從初速降成零,從上面的公式看來,就要有很大的力量,這個力量就是你踢到台階的那一瞬間,台階受力給的反作用力,因為距離很短趨近於零,代表交互作用的力量無限大,因此會感到很大的力量打在腳上產生疼痛。

舉這個例是要說,不是要放多大的力量去揮拳,而是放鬆讓初速增加,在對方撞上來時,在極短的距離交互下,會產生很大的力量。

明白這個道理後,再往下說,那如果是這樣就好,為什麼同樣的初速,在試力的過程中仍會有不同的感受?再從上面的例子去舉,今天如果踢到的海綿,其實不會有什麼感覺,為何?因為海綿質地偏軟,一受力就一直縮,形變距離很長,甚至在腳未停止的情況下海綿就被踢走了,在這麼長的距離下作用,自然產生的威力就減少了(距離增長,速度改變到零的差𠰠不變,力量就變小了),因此要產生力量的作用,除了初速外,再來就是要能讓自己化為台階,也就是武術講到的第二個動作重點:結構。

因此在練習的時候,為何要放鬆,是為了在鬆彈的狀況下發揮速度,放鬆肌肉產生較快的初速,在同樣的質量下打到對方時,自然會有較大的力量,而在武術中說的不用力是指不要繃緊肌肉,不然會像是在力量上踩煞車,因此武術上說的不要用力,就是不要刻意繃緊,而不是真的什麼力量都沒有用;所以在練習時只要放鬆把拳的軌跡作準,放鬆加速,拳自然的放在正確的位置上,就可以給予對方一定力量的打擊。

但除了動作的放鬆,再來就是結構,有人打起來看來很鬆,但是整個身體軟趴趴如同爛泥,但打到對方時,身體的結構不足以支撐反作用力,力量的表現就會大打折扣。

因此在練習時,我們要先放鬆來增加動作初速,減少不必要的肌肉緊張;再來就是修正結構,也就是身體的各部位要落到正位,例如常聽的立身中正,含胸拔背等,平時在練的樁式就是在用慢的動作先定形,再來就是在招式的練習時落到正位。

我們拿一個練習的例子來看:長拳三十二的雙按,前半段一開始想身體前傾,手往上拔反而對方沒有受力,因為施作者本身的結構不好,力量作用無法集中。

正確的作法反而是要先維持立身中正,前足下踩,身體上拔,手往前丟,在較完整的結構下對方反而會被推出去,一開始想要往前傾,身體要保持平衡會有點往後拉,手的力量其實無法集中放出去,因此要改讓結構穩固,不需要外觀上的用力,單靠肢體的慣性運動就可以達成效果。

總結:練拳不求發勁,而是正確的放鬆跟整勁的結構,自然在動作中就能發揮極大的力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廢人分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